经常吃面条,对身体有什么影响?医生:吃面条时要牢记这5点

经常吃面条,对身体有什么影响?医生:吃面条时要牢记这5点

很多人觉得面条养胃、好消化,尤其咱们中老年人,早上吃碗热汤面,中午来碗炸酱面,晚上再煮点挂面,一天三顿都离不开。但你知道吗?长期这么吃,身体可能悄悄出问题。

面条真有那么“养人”吗?

很多人觉得面条是“养胃”的,尤其是胃不舒服的时候,喝点面汤暖暖的,确实舒服。但面条的营养价值其实很单一,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,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含量都偏低。

长期把面条当主食,容易营养不均衡,尤其是缺乏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,时间长了,可能影响代谢,甚至导致血糖波动大。

中医讲“五谷为养”,但面条属于精制谷物,加工过程中麸皮和胚芽被去掉了,剩下的主要是淀粉。这就好比把小麦的“精华”扔了,光吃“空壳”,虽然饱腹,但营养跟不上。

长期吃面条,身体会有哪些问题?

1. 血糖容易升高

面条的升糖指数(GI)不低,尤其是煮得软烂的面条,消化快,血糖上升也快。中老年人本身代谢能力下降,长期这么吃,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的风险。

2. 容易消化不良、便秘

面条好消化,但长期吃软烂的食物,肠胃的“锻炼”机会就少了,就像人总不运动肌肉会萎缩一样,胃的消化功能也可能变弱。再加上面条缺乏膳食纤维,时间长了,便秘可能找上门。

3. 营养不均衡,体质变弱

如果顿顿面条,配菜又少,蛋白质、维生素摄入不足,人容易没力气,免疫力也可能下降。中医讲“脾胃为后天之本”,营养跟不上,气血就会不足,人更容易疲劳、怕冷。

展开全文

4. 湿气重的人要少吃

中医认为,面条属于“甘缓”之品,容易助湿。如果你本身湿气重,比如舌苔厚腻、身体沉重、大便黏腻,那面条吃多了可能会加重湿浊,让身体更不清爽。

怎么吃面条更健康?记住这5点

1. 别只吃白面条,加点“料”

粗粮面:荞麦面、燕麦面、玉米面,这些粗粮面条膳食纤维多,升糖慢。

蔬菜面:菠菜面、胡萝卜面,虽然不能完全替代蔬菜,但比纯白面条营养好一点。

搭配蛋白质:比如鸡蛋、豆腐、瘦肉,平衡营养,避免血糖骤升。

2. 别煮太烂,保留点嚼劲

面条煮得越软,消化越快,血糖升得也越快。稍微硬一点,反而能延缓消化,对血糖更友好。

3. 少喝面汤,尤其是高盐汤

很多人喜欢喝面汤,觉得“原汤化原食”,但面汤里溶解了大量淀粉,喝下去等于额外摄入糖分。而且外面卖的面条汤往往高盐,对血压不好。

4. 搭配蔬菜,别光吃“白+咸”

一碗面里至少加一把青菜,或者配个凉拌黄瓜、西红柿,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,帮助稳定血糖,还能促进肠道蠕动。

5. 湿气重的人,可以加点“佐料”

如果本身湿气重,吃面时可以放点姜丝、胡椒粉、醋,这些辛香调料能帮助化湿,让脾胃更舒服。

老刘的感悟

面条本身不是坏东西,关键是怎么吃。咱们中老年人肠胃功能弱,适当吃面条没问题,但不能依赖。饮食还是要多样化,别让一碗面“困住”了健康。有时候,身体的小毛病,可能就是吃得太单一了,稍微调整一下,可能就有改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内容

看点快报官方版app下载-看点快报最新版下载
365bet手机版中文

看点快报官方版app下载-看点快报最新版下载

🕒 07-01 👁️ 4159
两个苹果手机用一个id会怎么样
365betmobileapp

两个苹果手机用一个id会怎么样

🕒 07-14 👁️ 2814